粮食安全治理有了“护法神盾”
法律的生命力在实施中才能得到彰显。要加强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宣传教育,营造依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浓厚氛围,提升全体公民法治素养,夯实依法治理粮食安全的法治根基。
有法治引领,粮食安全才能行稳致远。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2021年《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修订出台后粮食安全领域又一项重大立法活动,为保障粮食安全铸就了“护法神盾”,推动我国粮食安全从政策性治理向法治化治理转变。
从立法角度看,自2008年计划制定粮食法到2023年粮食安全保障法出台,历时15年,在我国立法史上算是少有。这源于审慎立法、科学立法。法律一旦制定,就要依法行使,因此,立法要慎之又慎,科学严谨制定法律规范,从前端预防“错”的可能。粮食产业链条长,涵盖生产、储备、流通、加工、消费等全产业链各环节,涉及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粮食和储备、市场监管等十几个部门,涉及政府、企业、生产者、消费者,存在的争议大、矛盾多,民意共识难以形成,利益关系较为复杂。如果轻易立法,后续纠错成本会更高、难度会更大。立法者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不断回应争议、化解矛盾、谋求各方共识、平衡不同诉求、打通诸多立法瓶颈,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法律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真正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以良法促善治。
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出台,有利于巩固我国粮食安全领域已有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牢固树立新的国家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和应急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通过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食物供给更加多元。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粮食储备、流通、加工和应急保障体系。树立粮食节约减损与增产并重的理念,全链条推进节粮减损,耕好“无形良田”。不过,粮食安全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刚性需求增加与增产难度加大、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生产争地矛盾突出、粮食储备体制机制有待健全、流通体系有待完善,等等。本法聚焦粮食安全,以问题为引导,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深层次的问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长期制度保障。
粮食安全保障法是我国粮食安全保障领域首部宏观层面的系统性法律,共计11章74条,包括总则、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流通、粮食加工、粮食应急、粮食节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责任不明确可能导致责任混淆、责任逃避,影响粮食安全。“总则”对粮食安全责任保障机制作出规范,明确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地方政府承担具体责任,政府有关部门应协同配合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本法专设“耕地保护”一章,对耕地保护补偿制度、耕地种植用途管控、耕地质量保护制度等作出规范,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粮食安全的关键是“能力安全”,本法对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应急保障、粮食节约、粮食监管作出规范,旨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本法可以说是我国粮食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在其统领下,各专项法律、行政法规将陆续出台,形成体系,彻底扭转粮食安全保障领域立法分散、不成体系的问题。
法律的生命力在实施中才能得到彰显。一部好的法律,若得不到落实,就如同一纸空文。只有确保粮食安全保障法落到实处,才能提升粮食安全法治水平。要加强粮食安全保障法的宣传教育,营造依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浓厚氛围,提升全体公民法治素养,夯实依法治理粮食安全的法治根基。
来源:《经济日报》(2024年1月4日 5版)